3月24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新黄埔联创院共同举办的“人工智能+中医药”交叉学科博士课程,第二课“AI与生物传感器融合下的数字疗法创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开讲了,本堂课程的主讲嘉宾为郭劲宏教授。
郭劲宏,教育部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执行院长/上海交大多模态感知研究所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J委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 XX 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0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信息对抗技术学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学院-SUTD博士后研究员,密歇根大学安娜堡访问教授。以传感芯片为中心,开展了物理,电子,微电子,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医学物联网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集成。在相关领域发表 SCI 论文16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 146篇,6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Google 学术引用3500余次,H-index 35,i10-index 35,发表期刊包括 Angew Chem; Analytical Chemistry;Sensor and Actuator B Chemical;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Research 等国际传感领域顶级期刊和领域内 IEEE TII, IEEE TMTT, IEEE TBioCAS,IEEE TBME, IEEE TED 等期刊,担任 SCI 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Biomedical Circuit and System, 2017特邀编辑,担任 Electrophoresis 期刊微系统应用主题2019和2020特邀编辑,担任客座主编, Special Issue on IoMT for Healthcare Engineering,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Health and Informatics, 2019。担任2021 SCI 期刊 Analyst 特邀编辑,担任 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 X 期刊编委. 受邀担任 IEEE ISCAS 2019 Tutorial Lecture。担任2018 年国际生物医学信息感知与微系统大会主席。在2015-2017担任创业板上市公司朗玛信息(股票代码 300288)首席科学家。曾独立指导GMP生产基地建设与 20余个 CFDA 医疗产品的注册证申请,担任四川省千人计划顶尖团队带头人,四川省药品及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组专家成员。
“AI与生物传感器融合下的数字疗法创新”课程中主要为大家介绍到数字医疗的定义与案例。
生物传感器的捕捉原理,以移动式血氧仪为例的场景使用,及血液采集后电生化、光生话、电解质、酶学、免疫、数字、细胞、分子诊断等传感器,分解、采集、检验、数据传输。并为大家介绍到国际上使用的新型微纳探针材料,数字疗法与生物传感器的融合及应用。
在生物个体医疗健康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得区别及不同的使用表现形式及达到的效果。
郭宏劲教授分析了从国际医疗新旧模式借鉴,用过去20年发展分析健康中国2020-2030趋势,比如:中国未来10年将会超过30亿问诊在线上;基层医生具有线下三少一多的现状;线上是首选执业的平台;患者的诊疗用药支付路径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就所授课程内容表现出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地提出疑问,郭宏劲教授将所述观点一一解答。未来数字疗法将会进入主流,并以在七种健康人死亡原因: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中风、癌症、自杀。其中有六种已经有或正在开发数字医疗/数字疗法能够解决这些疾病或者避免致死原因,单病种数字疗法将会是其中最重要的模块。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应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