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案例教学法”教研活动
为积极配合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月”活动,提高我院教师教学能力。4月25日,学院哲学教研室全体教师汇集百汇堂504,开展了“案例教学法”教研室活动。学院院长刘东梅、副院长王未强、学校兼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程伶俐教授莅临现场,哲学教研室主任谭宏钢老师主持活动,他就本次教研室活动的主旨及目的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哲学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让我们的老师分享与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会议开始,学院青年教师耿若冰就“哲学是什么”这一主题进行了案例教学分析,她以著名的“电车难题”为例生动地阐述了案例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与价值。她指出,因为哲学问题所具有的抽象性,大多数的人对于哲学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导致我们的学生对于哲学存在一定的偏差,觉得哲学与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电车难题”问题恰恰反映了哲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它体现了我们在生死关键对于价值观的抉择,然后由“电车问题”的讨论引入到“哲学是什么”这一理论问题,更容易增加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兴趣。
青年教师邓晓可则从“物质与意识”这一章节出发,讲述如何融入案例法进行教学。她讲到,在进行物质与意识这一章节教学中,她首先让同学将“桌子、同桌、上帝”等进行分类,主要根据自己感觉这些概念的真实性进行排序,从而引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的例子。同时,她从医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特修斯之船”的命题,让学生就哲学中的本质与现象、整体与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胡迪老师从意识与实践问题出发,将中央电视台所拍纪录片《改造地球的一代人》与生活在人类世界的大猩猩小庞为案例引入教学,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意识是什么”、“动物有无意识,为什么”、“人是万物之灵的命题对不对”、“为什么动物没有像人类一样创造文明与文化”等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王明真老师分别就以上几位老师所提到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点出引出此案例的契合点,并讲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应用案例进行教学。程伶俐专家督导认真听取老师们的发言,并为他们提出了更多的建议与方案。
在点评环节中,刘东梅院长指出看到我们学院的老师为备好每一堂课而不断的学习、分享深感高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但我们的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的看书提高自我,并将自己在生活与书中所看到的案例应用到了教学中,生动而不失深度,体现了我们学院的精神。正是在这种学习、反思与分享中,我们的老师的智慧的心灵才能碰撞出更多耀眼的火花。
王未强副院长则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说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体现了我们教师的能力,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各位老师们畅所欲言,谈论着各种方法,它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同时,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我们的老师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撰稿: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