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当医师
我有幸进入香港一家有100余年历史的大型公立医院作中医医疗工作。据说,这是香港回归后董建华特首的承诺,旨在提高中医在香港的地位。
踏入这一国两制的“东方之珠”,便置身于人的海洋、车的世界。白天,人们行色匆匆、摩肩接踵,整个城市高速运转;夜晚则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香港取得中医执照的私人医生达4000多人,但由于西医对中医的排斥和不信任,中医不能进入公立医院,所以中医师的社会信誉一直不高。直到去年,才开始允许内地的资深中医进入公立医院。
我工作的地点由香港一所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管理局联合组成,是一个投入了几千万港币整修而成的中医日间门诊点,由10名医师组成,其中5名初级中医师(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我在这儿也只能开中药处方,不能开任何检查单,只能作建议。门诊设有评估室,有注册护士查体温、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再将这些资料输入我的计算机工作间。我所诊治的多是患晚期肿瘤的危重病人,只能凭工作多年的经验进行辩病和辨证相结合诊治。
香港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很强,医院很注意病人的投诉,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和意见都很快有专人来处理。如果是医生的问题,轻则处罚,重则立即解聘。香港医生没有任何隐性收入,病人送来的礼品、礼金坚决拒绝,或上交或作慈善捐款。医院的监控机制很健全,医生也严格遵守。
香港人很讲礼节,见到医生必问好,看完病均致谢。病人就诊需预约,医院没有任何喧嚣,病人候诊或取药间隙均有报纸、电视看和矿泉水供应。
我在这儿渐渐获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尊敬,复诊和推介病人也多起来。但我深知中医和其它科学一样学无止境,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探求。很多重症病人,尤其是晚期肿瘤病员,每当他们以期待的目光恳求医生帮帮他们,救救他们时,我的内心便充满了内疚和不安,更觉自己医术有限,责任重大。
我还将继续在香港工作,我一定加倍努力,为香港同胞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提高中医药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
(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报364期第四版 文/刘碧清 编辑/霍文巍 杨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