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麻醉实验在成中医的起源_讲述---成中医往事_成中医故事 - 成都中医药大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主站
教学机构
党政管理
科研及产业机构
公共服务
专题栏目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未指定
欢迎光临 成中医故事 !
您的位置:首页 >讲述---成中医往事>详细内容

讲述---成中医往事

成中医往事 | 针刺麻醉实验在成中医的起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2 16:45:48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原针灸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宋开源研究员

1973年,周总理对开始出现的针刺手术麻醉有一项重要指示:“不能墙内开花墙外结果”,要组织力量来研究针刺麻醉。

aeb12f87518a4749a54d3fcb6f7993ef.jpg

那时,针刺麻醉最早在西安和上海起步,我校参与了全国协作组,学校成立了针灸针麻研究室,我们一行五人赴外学习,从广西到福建再辗转到上海。回来后我们就开始组建我校的针刺麻醉实验室,首先做针刺阵痛的动物模型,天天与兔子接触。由于兔子有疥疮,我们每个人都惹上了疥疮,每天奇痒难忍,每晚都要图上硫磺油膏,历时一月之久。我与付肇明老师也常深入温江公平等一些公社在当地老百姓中做针刺阵痛和经络感传相关临床实践。1975年全省针刺麻醉研究协作组调集全省相关外科医生,川医(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渡口(现攀枝花)、温江地区医院、铁路医院等协作组到温江地区、苍溪、绵竹、广汉等地。其中最艰苦的是苍溪,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差,住在高山公社的招待所,床上有虱子。记得我们去土门时,在一条打渔船上,买到一点儿小鱼,到餐馆加工,周围的人就在那儿走来走去,我们吃完鱼后,那些人全部涌进来吃我们剩下的汤,见此情景我们都非常疾心,生活之困难可见一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团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科研论文《经络感传与经络气血的关系》以及收治的针刺阵痛的临床研究。在1978年四川省科技大会上获得表彰,1978年底全国卫生科技大会上再次获奖。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针刺阵痛对副交感神经类型的人效果好。  

d7c26dd8ef23409685d3059843e189c9.jpg

左二为吴今义

在针刺麻醉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孕育了新的研究方向,我们考虑针刺阵痛与《子午流注》中的气血流注理论是否有一定关系,是否跟现代时间生物学理论有关。1977年,针麻协作组在绵竹工作时,我与川医薛鉴铭老师住在一起,偶然在薛老师的床下有一个小抄本,《国外时间医学文献综述》,作者是吴今义。这个小本本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国外已有这么多医学的时间因素相关研究。后来有幸结识吴今义老师,吴建议我们将针刺阵痛与现代时间医学的相关性结合起来研究。我顿觉求之不得。后几经周折,经我强力推荐,侯占元院长于1978年将吴今义老师正式调入成中医。

a58afeec7cf64f6fb1e1f834300e9543.jpg

后排左三为宋开源

1982年,美国密里苏达州立大学世界时间科学之父哈尔贝克(Halber)来成都在锦江大礼堂讲学,全国400多所大学和生物研究机构的人员来蓉听讲,这是我国第一次引入时间生物学。会后安排到青城山参观,哈教授说时间宝贵,宁愿给其他人讲学,不愿去青城山,可见一位学术伟人之专注精神,令人深感敬佩。再后来吴今义老师也去了美国,加盟了哈尔贝克实验室,我继续这方面的研究。1980年在新的教学实验大楼开始《子午流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实验相当辛苦,经常是24小时不间断观察,早上八点进去,第二天早上八点才能出来,那时还经常停电,对我们的实验干扰很大。围绕这个方向的科学研究,我们先后指导了40余位老师和学生共同勤奋工作,也产出了不少成果,2008年我们团队以《针灸时间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么多年来,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学生都对我很好,每一年的生日他们都会来看我。时至今日,我想说,我无悔于对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选择,无悔于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我的学术研究领域,我这一生很幸福!

(编辑/霍文巍)

终审:超管
【打印正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