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改革网报道链接:http://www.cfgw.net.cn/2023-04/21/content_25042226.htm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4月20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2年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发掘出土的医学简牍,在四川多个部门参与推动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天回医简》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发布会上,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说,《天回医简》的出版是新闻,新闻的背后却是政府和专家们连续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并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天回医简》的发掘整理的背后故事。
天回医简发现及整理研究的“三大厚重”
历史厚重:沉睡两千年,一朝被惊醒。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三号墓发现大量医学简牍,这批珍贵的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和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具精美的木胎髹漆经脉人像,比宋代的针灸铜人早了一千多年。
力量厚重:多方齐联动,奇书重现世。《天回医简》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和鼎力支持,有几个重要节点。一是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立项,由柳长华院长牵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成立天回医简整理组,开启了对这批珍贵医简的整理研究。二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和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明确提出加强“天回医简”等中医药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与利用。2019年1月,在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中医药局、省文物局和省社科联的大力推动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并于2020年入选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进一步推动了“天回医简”整理研究工作。三是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医药、文物保护等多学科协同,通力合作,大大提升了整理研究的水平。国家文物出版社精雕细琢,拾遗补阙,使书稿得以顺利出版,让扁鹊的医学经典得以重见天日。
成果厚重:十年寒暑苦,成果全公布。这批简书在水中浸泡了二千多年,残缺散乱已十分严重。整理组结合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简文内容等,并摹仿古人制作简书流程,用3年时间解决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可见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书,而非下葬时一次抄录。
《天回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翔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天回医简整理研究的“三大价值”
价值之一:《天回医简》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经过细致地整理发现,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应该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并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
敝昔是谁?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的文献后,专家们惊奇地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的时间相去不远,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经过反复的求证,研究团队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的主流医学。其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价值之二:《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
据介绍,在成书的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于《黄帝内经》约二百余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天回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比如,《脉书·上经》中主要讲的是“通天”,其中提到“五臧 (藏)九徼(窍)十二节,皆鼌(朝)于气”。朝于气,就是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通。这是已经失传的重要的医学理论,可以解释针灸治病的文化根脉。《脉书·下经》中主要讲疾病变化,一类是以十二经脉为基础的疾病分类变化,一类是以风、痹等三十余种疾病的分类变化,这在《黄帝内经》中被解释为数十篇。
价值之三: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医简同时出土的髹漆经脉人像,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
人像高约14厘米,其头面、四肢、关节、胸腹、腰背处镌刻有111个点和“心、肺、肝、胃、肾”等20个铭文。体表有彩绘经脉线11条、刻划经脉线12条,另有“间别脉”40余条,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这111个点在医简中称作“脉口”或“气口”,这就是后来的“腧穴”。髹漆经脉人像就像是揭秘古代中医经脉理论与应用的一把“钥匙”,与天回医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揭示出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天回医简整理研究的“三大揭秘”
一是天回医简去了哪里?经过初步考证发现,西汉成帝(公元前26年)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医书,他在序中说他整理的书就是仓公所传下来的。王莽之乱后,李柱国的上司刘歆蒙难,李柱国也因避祸而消失。不久以后,在蜀中绵阳一带,有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著有《针经》和《诊脉法》。
在《绵州志》中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华阳国志》记载“李助多方,以兹立称。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书”。西汉校医书的只有李柱国。涪人,即今绵阳一带人。按李柱国的辈份,与天回墓主人的学生相当。《后汉书·郭玉传》记载,涪翁教了一个学生叫程高,程高又教了一个学生叫郭玉,郭玉则官至太医丞。郭玉是广汉人,就是现在的绵阳盐亭县人。因为郭玉的医名很高,人们尊称其如上古的岐伯,盐亭至今仍有纪念岐伯的民俗。
二是简书的一卷是一部书吗?在《天回医简》之前,曾有人发现简的背面有人为的划痕,这种制简的方法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果不其然,在《刺数》简的背面我们发现了两道完整的从左上往右下清晰的划痕。这是在竹筒上划的呢?还是把竹筒劈开以后再划的线?过去都不知道,大家搞不清楚。巧得很,在第一支简的中部有划过的痕迹,原来是在竹筒上划的。
柳长华说,多少年来,我们不知道一卷是一部书呢,还是一部书有多少卷呢?按现在的习惯一部书有很多卷,古人是这样吗?这次我们几乎完整的还原了原书的卷起状态。这在过去简的研究中,应该是最细致的一次,这与考古工作的前期精细严谨的保护有关系,所以我们整个能够还原起来,也证明了古代一卷就是一部书,多者300余支,少者50余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黄帝内经》十八卷,原来就是十八种书。
三是和合致中《和齐汤法》的溯源之处?《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记载了治疗风、痹、瘅、消渴等各类疾病的医方105个,主要是以记述药物的配伍和制剂方法为重点,这类医方,古代称为“和齐”,现在称为“成方”。这种思想源于中华民族“和合致中”“和而不同”的智慧。这在中医的组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与失传的《伊尹汤液》或《汤液经法》一脉相承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中国的制药老字号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柳长华说,从事天回医简研究以来,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比如,《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成方制剂专书,记载了治疗风、痹、瘅、消渴、伤中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105首医方,侧重于制剂的制作方法。其中的药物制剂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对方剂组成、药物炮制、成药的修制方法、服用方法及禁忌等,都有详细的记述,特别是对复杂制剂的工艺流程,叙述不厌其详,可见其重在指导成药的生产过程,保证制剂的品质。这反映了当时方剂使用的实际情况,这些见载于出土文献的方剂为考证经典名方的来源提供了。
柳长华表示,关于对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建议,我始终认为,中医学与我国的其他领域的学问一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今传世的中医古籍就有一万余种,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要想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就需要读懂这些文献。何为“文献”?“文”是文章典籍,“献”是有才学的人。所以,研究“文献”,需要专门的人才。建议首先要培养一批古籍整理人才,能在研究历史文献中“返本开新”,从古人那里寻求有益于我们进步的思想智慧,真正做到对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创新。
(文/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王泽勇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