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观察
链接:https://kscgc.sctv.com/sctv/redian/2020/10/23/1013756_shared.html
内容:“制药很快,直接就可以制成中药颗粒,还能多格分装。干净、方便!”在“四川造”新型中药发药机前,张伯礼详细向工作人员了解制药流程,竖起了大拇指。
“江夏方舱医院门口的合影,能不能发我一张,我要收藏起来。”看到自己和四川抗疫团队在“流动中药车”前的照片,张伯礼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10月23日,我国中医药领域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来到四川考察。他先后前往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观,详细了解了四川中医药领域科研创新、产业现状,为川药的未来发展“问诊开方”。
说抗疫:“中药车”是我在武汉最好的“战友”
17年前,张伯礼就奋战在抗击非典的前线,今年年初,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又临危受命,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专家组成员驰援武汉,在武汉期间,他提出“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等患者实行中医治疗”,随后他亲率专家组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在他的统筹治疗下,收治的564名新冠肺炎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复阳。今年8月,他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这次新冠疫情抗疫过程中,四川省的中医药行业也非常出色,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其中最直接、贡献最多的要算‘流动中药车’。”说到抗疫中对四川留下的印象,张伯礼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回忆到,武汉部分医院没有中药房,疫情初期,开出的中药方剂抓不了药,整个团队急得团团转,而四川新绿色药业的“流动中药车”彻底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张伯礼告诉记者,一开始是金银潭医院,接下来“流动中药车”又开进江夏方舱、火神山、雷神山等湖北的20多家医院,“特别是在方舱医院,一开始我们用煮好的汤剂,但有一部分病人不适合服用汤剂。直到‘流动中药车’直接开进方舱,解了燃眉之急。我在方舱坚持了26天,车就在那儿摆了26天,是我们团队最可靠的‘战友’!”
在张伯礼看来,这个“战友”的经验还值得在全国复制推广,“以后重大事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应急设备。这次是抗疫,以后的抗洪、抗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也非常适用。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制药的质量也好。”
解难题:四川中药大省,为何久难成为制药强省?
长久以来,张伯礼一直关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四川也是他的目光聚焦之地。那在张伯礼看来,川药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四川是国家中药产业现代化基地两个省之一,另一个是吉林。20年过去了,吉林依靠一个人参产业就做到了几百亿产值,但四川有很多重要中药品种,产业却没有做的太大。”张伯礼认为,四川中药材品种多、历史久,但是知名度不高。吉林的情况正相反,虽然品种少,但口碑极佳,全球知名度高。
怎样突破瓶颈,张伯礼提到一个关键词:优势转化,将中药材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规模、增强品牌效益。
“四川接下来要思考,怎么把好的中药材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产品,去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四川缺少大型制药企业,尤其是百亿规模的企业比较少。而中国的制药强省,通常都有比较多的百亿企业,我希望四川省今后在培育大企业上多下功夫。”张伯礼建议道。
谈未来:珍惜荣誉、做好平常人的本分
国庆期间,张伯礼又上了一次热搜,原因是他坚持在长假期间坐诊,一上午4个多小时,他连续看了30余位病人,一刻也没有休息。事实上,张伯礼获得“人民英雄”称号后,每周三次的门诊,他几乎没有停过诊。有时实在赶不及,他会叮嘱医院逐一发信息和打电话通知患者更改时间。即使中午不吃饭,他也要挤出时间把已预约的患者看完。
“我本来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只是代表我们中医药工作者接受这份荣誉。这个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党和政府给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我只是个领奖人,一个代表而已。”说到“人民英雄”的荣誉,张伯礼一再表示,自己仅仅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用最强的责任心回报最高的荣誉,永远与人民肝胆相照。正如张伯礼所说:“把这份荣誉珍藏起来,化作动力,更好地教书,更好地看病,才是本分呢。”
(编辑/霍文巍 林董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