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9月21日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7745008/rmh7745008
内容:
9月20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研究·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温江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4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博士后和博士参加交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前来助阵。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致辞说,广大博士后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要推动学科交叉和科研创新,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都中医药大学制定了“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目标是倾力打造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领域高峰。生物医药与中医药结合的创新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欢迎青年学者们选择四川、选择成都,为中医药健康事业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隆重聘任仪式,聘任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校长余曙光为其颁发名誉教授证书。
随后进行大会特邀报告。刚刚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任为名誉教授的阿龙·切哈诺沃以自身求学及科研经历开篇,回顾了1981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到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上世纪70年代末,他跟随导师一起研究当时冷门科学——蛋白质断裂,80年代初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发现了泛素-蛋白酶降解机制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相关细胞调控。因为此项研究的突破性发现,他与导师以色列科学家Avram Hershko、美国科学家Irwin Rose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阿龙·切哈诺沃还分享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Bortezomib,商品名:硼替佐米)应用到世界第一个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药物研发和生产。
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保界就衰老机制、中药与干细胞研究作特邀报告。“很多老年性的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目前尚未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可以更为有效地开展治疗。”李保界通过分享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干细胞研究院在康复新液、黄连素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应与中医理论为指导,并不断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并通过不断探索中药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联系,揭示中医理论与干细胞的实质联系。
据悉,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博士后工作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围绕中医药领域的前沿问题,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前沿性、基础性、前瞻性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此次论坛设立了学科融合与中医药传承创新、重大疾病防治、开放与创新、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为主题的五个分论坛,为全国博士后搭建了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