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简称成中医)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建校60余年,秉承“育人为本,传承创新,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根据不同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探索新途径,形成了传承创新、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特色。
重需求,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
问:自开办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多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而且极富特色,您能介绍一下吗?
王世宇:成中医于1956年在全国开办了首批中医学本科专业,1959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中药学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中医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中医药高等院校要办得有特色,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2010 年,学校正式启动了中医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并开办中医特色人才班——“李斯炽班”,培养能力型中医特色人才。该班采取导师培养制,通过引入中医师带徒培养模式,即从第二学年起,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高职称教师作为学术和临床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临床跟诊、科研设计与实施、医学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等能力训练。2011年,学校将原有全国唯一的中药学理科基础基地班“中药学基地班”更名为 “凌一揆班”,致力于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现代中药人才。“凌一揆班”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强化操作训练。为适应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需要,培养服务于世界的国际化人才,2012 年,学校在七年制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的基础上,开办“吴棹仙班”,培养高素质外向型针灸推拿人才。“吴棹仙班”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突出英语,突出创新,突出应用。2015年,基于国家卓越中医师计划,学校开办本科直博、九年一贯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深厚的中医经典功底,较强的中医临床能力(含思维、动手等能力)、传承与创新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中医拔尖人才,努力成为未来中医学的领军人物。
厚理论,注重中医经典教学
问:成都中医药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经典的学习,在改革经典教学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世宇:中医经典既蕴涵最为核心的中医学理论,又体现独具特色的辨证思维模式,弱化中医经典教学必将削弱学生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因此,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注重中医经典的本源性,而且高度重视中医经典的实践性,加强对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校推进中医经典教学改革,优化中医经典课程设置,将《黄帝内经》作为基础经典课,将《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课程定位为临床课,与 《中医内科学》等临床课程同时并行,相辅相成。创设《中医经典与临床》课 程,让学生融会贯通,用理论指导临床。此外,还在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后进行“经典回炉”教学,强化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激 发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中 医 经典,养成诵习中医经典的习惯,学校还于 2015 年 12 月推行了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制度。截至 2019 年 6 月,学校共举办 8 次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有近万人报名参加考试,示范辐射效应显著。
搭平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问:中医药人才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哪些平台?
王世宇: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中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学术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学术刊物、第二课堂等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1.打造学生学术期刊,创办《中医学与辩证法》。《中医学与辩证法》创刊于1982年,首开全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自办学术刊物之先河。该刊始创即在中医界乃至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中医大家邓铁涛应邀为本刊题词,著名伤寒学专家戴佛延为其题写刊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两次来稿,在第7期上发表文章《谈行为科学的体系》,在第12期上发表文章《什么是人体科学》,并给同学亲自写信,勉励大家“:《中辩》是我学习的好资料。”杂志内容也从创办之初的中医学辩证法思想研究扩展到现在的中医战略观、思维方法、基础理论、老中医经验、中医心理学、中医伦理学、中医教育等栏目。 2.搭建课外学术平台,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和学院每年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校院两级学术平台。1985年学校开始举办校级大学生学术交流会,逐渐形成了“杏林之光”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基因、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风建设。《中辩》交流会、杏林大讲堂、岷江讲堂等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效果明显。通过以上平台的科研学术训练,为学生注入了中医药学术基因,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文/王宁 王其奇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