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4月3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华通讯社主管 )
链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5-04/03/content_543336.htm
内容:
我国“治未病”健康体系尚不健全
亟待克服政策人才学科发展等障碍
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进程加速,慢病防控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学在几千年来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手段,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未病”理论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记者近日调研发现,自2007年全国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各地兴建了不少“治未病”中心,但“治未病”体系的建立仍然亟待克服政策、人才、学科发展等障碍。
“治未病”:慢病防控的需求
近日公开发布的一份《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亿到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到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对于慢病防控的巨大需求。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介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具体说来,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前,注重保养身体、培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特别适合健康、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之后,注重治疗、增强正气,驱除邪气,防止疾病转变与发展,对已患病的患者起到防止疾病向不好的地方发展,及时治疗直到痊愈的作用;而瘥后防复,则是指在疾病缓解或痊愈后,通过中医调养防止疾病复发,适用于慢性疾病缓解期的预防治疗。
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是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解决医改难题的突破口。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医疗成本过高的问题。目前,很多医院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死亡率,但却没有很好地采取行动降低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即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治疗就可减支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美国经过20年研究发现,90%的人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医药费降低1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认为,将“治已病”的思路转向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让“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才能使全民的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他说,例如一个孩子出生后如果通过检测知道其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家族也有病史,那么家长就应在给孩子配餐时注意少盐,养成清淡口味,降低成年后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日本就是通过这一简单方式将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发病率降低了80%。
“船到江心补漏迟,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理念内涵丰富,具有现实意义。”马烈光认为,随着医疗环节的“端口前移”,卫生预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而中医学中具有预防特点的“治未病”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倡“治未病”,注重机体保养,顺应了当前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健康的趋势。
在马烈光看来,“治未病”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疾病没有征兆前的积极保养预防,有疾病征兆时就及时干预,疾病产生后截断其转变过程,处处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利用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和特色,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深入或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多赢”局面。
“治未病”存在浑水摸鱼现象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力争用30年时间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经过8年的试点,形成了“治未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但对于“治未病”体系的健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马烈光说,目前很多医院的“治未病”科室实际上是“拼凑”出来的。挂“治未病”的牌子,事实上却是做康复、针灸的,或者把其他科室医生直接调过来就组成了一个“治未病”科室。由于缺乏特色,一些“治未病”科室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并且因为目前“治未病”理念不清晰,还出现了浑水摸鱼的现象,比如,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打着养生旗号的“神医”。
吴节告诉记者,在基层,很多“治未病”科室实际上已经成为变相的中医针灸室,与针灸、康复科室没有什么区别,难以吸引患者,更别提普及“治未病”的理念了。
目前“治未病”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一大障碍。马烈光告诉记者,“治未病”中心多设立在大城市、大医院,乡镇、小医院发展滞后,很少设立专门的“治未病”科室。实际上,广大乡村地区对疾病防控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由于政策、条件、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限制,基层医疗专业人员的匮乏特别是中医药人才与技术方法缺乏,让“治未病”体系在基层落地生根仍然举步维艰。
对于“治未病”体系的建立来说,学科发展严重滞后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马烈光告诉记者,当前全国各大中医院校都设立了康复专业、针灸专业等,但是几乎没有专门设立“治未病”专业的,也没有专门的“治未病”教研室,更缺乏专业的“治未病”教材。“学科建设落后,理论与临床脱节,导致‘治未病’人才严重断档。”马烈光说,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
“治未病”体系亟须要政策扶持
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建议,健全覆盖全国的中医“治未病”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标准、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等,让其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规范“治未病”的行业标准。吴节认为,目前,“治未病”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流程,存在“四个不统一”:价格不统一、穴位不统一、病种不统一、药物不统一。例如,对于大众已经广泛接受的“三九贴”、“三伏贴”,具体贴在哪个穴位上、收费多少,基本上是一家医院一个样,患者难以辨别和选择。而且,标准缺乏还容易造成混乱和假冒伪劣的产生,也给了各种打着医疗、养生、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以可乘之机,使各种“神医”用偏方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招摇撞骗。
二是加强对“治未病”的政策扶持。吴节告诉记者,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丰富,但是目前国家在政策上还是偏重未病先防,对于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支持不够。实际上,“治未病”在很多方面也大有可为,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她告诉记者,目前,该院“治未病”中心就开设了试管婴儿孕前调理特色服务,为即将做试管婴儿的妇女进行专业调理,大大增加了试管婴儿成功的几率,还能减少妊娠期疾病的发生。目前,每年来预约进行该项服务的妇女已达到上万人。
三是加强“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马烈光建议,将“治未病”科研、教学、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理论深厚、技术娴熟的专业人才。并且,可以将“治未病”与当前热门的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治未病”产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四是强基层,加大力度培养基层“治未病”学科带头人,促进“治未病”落地。四川绵阳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田勇建议,将社区和农村作为实施“治未病”的重要平台,把“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融入医改,提升基层“治未病”水平。
五是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治未病”信息网络。吴节建议,“治未病”涉及健康档案的管理、慢病防控等多个环节,过程漫长,亟待建立一个数据完善、共享畅通的信息化体系和平台。
此外,对于“治未病”的宣传科普也需要加强。专家建议,很多普通民众还存在将“治未病”当成“治胃病”的误解,“治未病”内涵丰富,如何准确、生动的让“治未病”理念进入社区、学校、乡村,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