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年10月20日
来源:《四川日报》
链接: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61020/145791.shtml
内容:
六十载躬耕杏林育人不辍 一甲子守护健康风华正茂
——写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1年,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学院走过的历程,紧跟社会需求,面向社会办学,中医养生康复学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改革创新的活力担当;6年,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斯炽班走过的历程,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底蕴深厚的中医药专门人才,李斯炽班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发展的使命担当;
60年,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走过的历程,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工作者,成为全国培养中医药人才最多的院校,服务社会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
60年峥嵘岁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创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新局面,引领了中医药教育观念的新改革,引领了中医药学科学术的新发展,彰显着人才培养的大影响和服务社会的大实践。
新甲子风华正茂。当“双一流”的号角吹响,成都中医药大学正全力推进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冲刺国内领先、国际前沿,争取早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扬帆 图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
[育人为本]
躬耕杏林 培育一流医学人才
杨晓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斯炽班2012级的学生,作为学校培养创新中医人才模式下的受益者,杨晓燕通过4年师带徒与学院式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中医思维能力,还在大三期间就参与临床实践。“4年的学习,切实感受到‘早临床,早训练,早实践,早思维’的培养方案带来专业学习上的实际效益。”杨晓燕说。
李斯炽班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为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高水平中医人才的需要,开设的中医药专门人才特色培养班。
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的中医药人才为宗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我校着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基础理论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重视培养全面专业素质的同时发展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校长梁繁荣说。
探索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人才培训新模式,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优化调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加速改革的步伐。
优化调整专业建设,学校探索开设了九年一贯制拔尖创新人才中医学专业,探索了中医全科人才培养和九年制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2010年以来先后开办了李斯炽班、凌一揆班、吴棹仙班、太极班等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班;紧跟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学院新增了运动康复等5个本科新专业。目前,学校共有19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
建设精品课程,学校根据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四大课程群,搭建了三大课程平台。目前,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建成了精品网络及网络通识课程50门。
优化师资队伍,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使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学校有“国医大师”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7人等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
不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让成都中医药大学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科研为魂]
传承创新 谱写中医药发展新篇
四川历来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有一个“种子银行”——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该银行由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副校长彭成负责,带领裴瑾、马云桐等教授组成的团队担纲“行长”,经过3年的建设,本库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唯一设在高等院校的国家级中药种质保存库,承接过多项省级、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
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缩影。成都中医药大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站在中国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全面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学校先后出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学校科技重点跨越行动计划》《科学技术进步奖实施办法》《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动了科技创新改革进程;举办“科研方法与思路培训班”等专题讲座,设立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育和成果孵化;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交流、合作,不断推进科研的国际化。
此外,学校重点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学校拥有中药学、中医学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药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70余个。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学校新上各类科研项目2018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5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有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
[服务为责]
勇担重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医药产业多年来一直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省经信委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中药产业产值在全省医药产业占比示,全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中药产业产值在全省医药产业占比50%左右,超过了生物医药和化学制药。而据省科技厅统计显示,在四川省中医药产业的主打产品和科研成果中,90%以上都有成都中医药大学直接和间接参与。
60年根植巴蜀大地,成都中医药大学始终重视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强紧密合作,一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迎来新甲子发展之时,学校一如既往地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步入‘十三五’,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领域、科研领域和医药卫生领域的优势,加大与地方政府和社会优质企业的联系,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校党委书记马跃荣说。
未来,学校将主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急需的、紧缺的人才;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在该校的全国唯一的养生健康重点研究室为平台,开展研究,推动全省健康产业发展;主动寻求政府支持和引进社会资金,5年内在成都周边新建2-3家三级甲等附属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地方中医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指导,帮助提高地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同时,在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县脱贫上,学校将发挥在人才、教育、医疗和中医药方面的优势,为对口扶贫县提供人才培养、医疗帮扶和教育帮扶,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确保当地群众在2020年脱贫奔小康。
长江万里千帆竞,杏林腾飞正当时。当“健康中国”号角吹响的时刻,学校秉承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主动适应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医药特色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强化重大疾病防控研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在省委治蜀兴川战略指引下,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力推进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建设,着力推动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我省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