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0月14日
来源:《教育家》(光明日报社主办)
内容:
特色传承,为中医人才培养锦上添
——访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建校60年来根据不同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着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日,就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的系列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记者采访了该校校长梁繁荣。
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多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奠定并巩固了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领先和优势地位,同时也为学校成为中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奠定了基础。”梁繁荣校长向记者介绍。
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早实践、多实践”,实行中医专业文理兼收的招生改革,探索招收有临床经验学生的中医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按类招生、分段教学”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深化教学改革的脚步不曾停歇。
梁校长认为,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中医药人才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各异,高等中医药院校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发展,其生存的优势也在地方。在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层次、服务社会的方式等方面亦应不同。
梁校长介绍,近些年来学校相继开展了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了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能力型”人才培养改革。而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近些年陆续进行的系列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办“李斯炽班”培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
梁校长介绍,学校坚持“面向临床,培养中医大家”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发展中医药强烈愿望、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代中医药综合素质人才。从2010级秋季学期起,学校每年从新生中遴选40名学生进入中医专业特色“李斯炽班”学习。
李斯炽为学校首任院长,中医特色人才班以李斯炽先生命名,不仅是为继承和发扬以李斯炽等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人才培养理念,更是希望新一代中医药大学生能充分领会李斯炽先生“博学精思,勤于实践”的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李斯炽班”在人才培养方面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采用“先中后西”的课程设置,学生入学先学中医药文化导论和中医经典再学西医类基础课程。学校承担西医基础教学的教研室依据中医思维体系,创造性地把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形态为主的学科归纳为《医学形态学》,把研究人体功能为主的学科归纳为《医学机能学》。
为强化“李斯炽班”学生掌握中医经典,学校鼓励并要求学生在五年内“精读”相关中医经典著作,并上交读书笔记,完成相应素质拓展学分。通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阅读中医经典,使学生逐步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中医思维能力,夯实中医基础。
在“李斯炽班”培养方案中,学校打破传统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模式,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实施导师制培养。学校为每名学生配备了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的学术和临床导师,指导学生开展临床跟诊、科研设计实施、医学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等。通过有步骤地跟师学习,学生中医学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迅速提高。
“李斯炽班”强化学生的中医素质教育,把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通识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设置了包括哲学、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的通识课程,以克服高等中医药教育过于专业化的弊端,使学生能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人文情怀。
“李斯炽班”设立五年来,该班学生作为负责人申请了课题30余项,30余名学生公开发表论文并在校内外论坛中交流获奖。在研究生保送方面,各届“李斯炽班”都有相关学生被学校及四川大学等相关院校录取。
启动“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梁校长介绍, 1996年学校药学院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学基地班)。2011年,学校将中药学基地班更名为“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
凌一揆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是我国首位中药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中药学高等教育创始人。建立“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旨在围绕“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全面掌握中药“认、效、种、制、测”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
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学校设定了“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侧重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基础理化实验的操作训练,在大三阶段侧重中药学相关系统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
以“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学生为训练对象,学校成功申请了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理科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并获资助经费400万元。项目由副校长彭成教授担任总负责人,23位校内外中药学知名专家为子课题负责人。
科研训练以“系统中药学”为指导,以学生科研综合素养和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本项目支持下,一批以基地本科学生为主的科研成果完成,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20余篇,核心期刊50余篇,申请专利达20多项。
“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以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确保学生尽早、尽多地参与到实践中。为此,学院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意愿,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学术导师。
这些导师基本都承担有省级及以上课题、具有正高职称,或是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学校规定,每名导师每年接收的学生不超过两人,学生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
“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严格实施“五个一”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即学生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在毕业时完成至少参加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参加一次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作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在核心期刊或更高档次期刊上发表。
药学院集一流师资与平台,为学生成才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如基地班专门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班级导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及日常事务,学院设立的本科生科技发展基金优先资助“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学生。
在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学校对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进行本硕分流考试,按学生人数的50%推荐免试研究生。目前,该班已推荐了76名学生为免试研究生,其中12名优秀本科生被推荐为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部分学生被保送到澳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学生参加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在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优秀论文奖的佳绩,收获了参赛中医院校代表的最好成绩。
经过“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科带头人彭成教授凝练出了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科研思维。该科研训练思路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并被部分高校借鉴用于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从今年开始,凌一揆班招收的本科生,合格修完本科现定学分的所有学生,免试进入本校硕士阶段学习,优秀者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开展订单式培养,“中药学太极班”为企业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
梁校长介绍,学校中药学学科历史积淀厚重,是全国唯一连续三次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年,学校与太极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开办“中药学太极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培养中药科研、生产、销售、策划、市场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应用中药人才。
2016年,学校与太极集团继续深化合作,在开办中药学太极班的同时开办了营销学太极班。多年来,学院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生管理、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针对太极班的教学进程计划、学生管理机制和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志在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中药学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共同组建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药学太极班”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主要参与学校。由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太极集团领导、太极集团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行业要求适时调整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2年5月,在学校举行的首届“中药学太极班”选拔见面会上,36名学生与太极集团签定了定向委培协议,约定了双方权利义务及服务期限等。该班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中药学太极班”将学生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实地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完成顶岗实习,成为“太极集团”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还派专人担任学生的班主任及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根据协议,企业定期跟进学生专业学习进度,并每月向每位学生提供生活补贴300元。太极集团根据学生理论学习进度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放下属部分制药厂、医药公司、药材种植基地,作为“中药学太极班”校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并派出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在基地中的教学见习、上岗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训实习。
2013年,以“中药学太极班”为纽带,学校与太极集团成功申请立项了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太极药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太极集团旗下太极四川销售公司(成都)、重庆太极集团总部、重庆涪陵制药厂等都为太极班学生安排了实习。“中药学太极班”夜成为学校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实践型中药人才的重要举措。
开设“中医学吴棹仙班”,面向世界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中医人才
梁校长介绍,2012年秋季,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进行调整,学校将原“七年制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专业”更名为“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吴棹仙班”。吴棹仙是国内针灸界知名专家。“吴棹仙班”的成立体现了学校“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校坚持“面向国际,培养针灸高层次人才,努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外向型高层次针灸精英。 “吴棹仙班”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夯实基础、重视临床、突出针推、强化英语的指导原则,强调和突出针灸推拿特色及英语特色,培养擅长针灸推拿并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
“七年一贯”有三大内涵:即中医经典理论七年一贯,针灸推拿七年一贯,英语教育七年一贯。针灸推拿学院着重打造中医针灸人才培养的“四强”体系,强化学生的英语特色培养,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2012年,学院正式启动“吴棹仙班”一班双岗制教育管理模式,即在一个班级同时配备一名辅导员和一名班主任。辅导员专门负责“吴棹仙班”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专业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工作。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将全院专业教师纳入到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系列,强化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吴棹仙班”学生临床实习的时间短及轮训时间不够的问题,学院未采用压缩理论学习时间来增加临床实习时间,而是通过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的课程体系和临床轮训来提高基础课程和临床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学生实习期间,增加了与针灸科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室的实习,其他科室的实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学院统一安排。
学院重视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学生对病人及实习医院的责任意识。学院要求每一位临床医生、带教老师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于细微处为人师表”;要求实习学生每天查房前提前半小时到病房,与病人交流、询问病情,及时了解病人的检查结果、病情变化。
学校面向校内外遴选“吴棹仙班”学术导师,要求学术导师要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中医、针灸、推拿临床经验;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品质优良;熟悉“吴棹仙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具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或讲师及以上职称。学院为“吴棹仙班”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并由学院组织开展学术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由学校颁发聘书。
“吴棹仙班”还依托学生专业委员会,通过组织学术沙龙、师生互谈、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深化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随着七年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吴棹仙班”积极组织针灸学术交流会,班级成员积极与校内外各中医专业同学交流沟通,跨学院、专业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卓有成效地带动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该校“吴棹仙班”设立几年来,该班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临床实践与外语能力较高,真正实现了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注重课外能力培养,提升国际交流水平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国际的高素质人才实力显现。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