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5月3日
来源:《健康报》
内容:
汉墓天回医简: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
扁鹊(公元前407-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以研究和阐发扁鹊学说为核心而形成的扁鹊医派,是战国、秦汉时期在社会上影响最大,享誉最高的医学学派。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汉墓出土了大量医简和一尊制作精良的人体经穴漆人,经过考证,这批竹简是古代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大、最能反映秦汉时期中医学原始面貌的出土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数十位中医和古籍文献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5年钻研,对天回医简文字进行识读、注释,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今年1月3日,为更好地研究和传承中医文化,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为全国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该研究院是四川乃至全国唯一的涉医出土文献文物研究中心,将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动力。
“天回医简是大量的单片医简,没有明确的书名,也没有标明作者。这批医简抄写于西汉时期,但通过里面记载的人名、地名等内容和书写风格,初步推测其成书于战国晚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继明说,天回医简中多处出现“敝昔曰”等字,敝昔即“扁鹊”的通假,天回医简应是失传的扁鹊医派的著述。
医简文字共约两万字,长短、宽窄有别,书写风格多异。专家根据简文内容将全部920余支简(包括残简)总结为9部人体医书和1部兽医书,其中《敝昔诊法》讲五色脉,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天回医简全部是临床医书,是用来治病的。它从诊断开始,对人体进行描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诊断专书”,李继明说。9部医简分别从诊法、病症、病方、经脉等角度进行规律总结,是有理论支撑的临床治病之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治体系。“从描述疾病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 天回医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与我们今天的中医理论是完全相符的。李继明说,这批书由战国晚期的扁鹊及其弟子编著,是中医诊治体系的源头性文献,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医简灵活运用了脏腑辩证,病因辩证等多种辩证方法,例如“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就强调了病因与脏腑的辨证关系,体现出明显的辩证思维。同时,简中有40支竹简记载的40首针方被命名为《刺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针刺方书。《制方》中关于单侧和双侧穴位的明确与漆人的经穴刻画也体现了针制处方的辩证思维,书中涵盖了痛症、神志、脏腑、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30个明确穴位。10个“因所在”的病位描述反映了扁鹊医学针刺疗法对“因病而所刺”的强调。
天回医简创制时期是中医辩证体系的创始时期,其中所涉及的八纲辨证、脏腑辩证和病因辩证是中医最为核心和重要的辩证方法,为后世辩证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天回医简是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等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的源头,它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比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临床体系早了许多年。”李继明说,扁鹊医书与黄帝之医书是一脉相承的,出土于天回的医简用更为清晰的医学解说创造了中医治病之临床体系,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源头论说。
(文/喻文苏 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