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6月4日
来源:《四川教育工作情况》(2019)第三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ljKXBD2fYgIOOCh5IPxzw
内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以本为本”构建师资队伍“动车体系”
成都中医药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系列制度,构建“车头强、车身稳、道路宽、动力足”的师资队伍“动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肯定。
建优车头,实施杏林学者优才工程,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汇聚,“车头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一是引育并举聚人才。实施全球化中医药与生物医药人才聚集战略,出台《关于建立学术荣誉体系的实施办法》,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资深教授、首席教授、讲席教授等优秀人才。设立中医药创新研究院、省级院士工作站等机构,为人才搭建科研平台。2018年,国家级领军人才入选数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多项人才建设指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二是年薪制改革保待遇。出台《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实施方案》,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鼓励高层次人才自愿申请年薪制,并给予校内原有高层次人才与同层次引进人才同等待遇,激励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站好讲台促教学。出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求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站好讲台,主动投身本科教学,形成卓越教师建设团队、优秀教师研究教学、青年教师积极提升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
造好车身,聚力杏林青苗成长计划,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车身稳”效果进一步彰显。一是以“聚才计划”培育青年。出台《博士后 2020 聚才计划》。打通师资博士后与专职博士后的互转通道,加强校内青年英才的培育;举办国际青年论坛,拓展国外青年英才引进渠道,形成一条培育、汇聚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二是以“薪火师承”计划提升素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有独特学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为导师,指导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以临床跟师、学术总结等方式跟师学习,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业务素质。三是以“基础学科”计划储备师资。遴选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硕、博士研究生输送到境内外高水平大学深造,学习、培训中医基础理论,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经典的储备教学师资。
增强动力,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动力足”状态进一步巩固。一是突出岗位管理。实行基于岗位的聘期管理与年度考核,强化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和岗位绩效。二是突出分类评价。将教师队伍划分为专业技术岗和管理服务岗两类,结合岗位特点,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实施分类评价。对教师岗进行分型评价,但为满足均衡发展和研究性教学需要,在中级职称层级只设置教学科研型。三是突出量化考核。制定基本工作量标准,设置教学、科研、实验技术等各类人才的基本任务工作量,以基本工作量为依据开展量化考核评价。四是突出质量评价。在工作量积分核算中引进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改革、教学名师等系数,通过积分计算绩效工资,引导教师加强教学改革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铺平道路,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学校人才发展生态更加良好,“道路宽”环境进一步形成。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评估制度,在教学督导、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环节建立师德考核协同联动机制。实施师德承诺制度,弘扬大医精诚、感恩奉献的传统文化和尊师重教、追求卓越的“成中医”文化。二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审中实行分类分型,教师根据适合的类型和条件参加职称评审,并对辅导员等工作性质特殊人群单列职称指标,同时开通特设通道、代表作制度等特殊形式晋升渠道。改革聘任制度,将年度业绩考核与聘期中、聘期末考核关联起来,形成闭环,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岗位聘任、职级晋升当中。三是提高教师发展能力。出台《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师资“国际化”实施办法》等,帮助新任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提升科研水平、扩大学术视野。四是加强人才管理与服务。出台《高层次人才联动服务办法》《学术休假实施办法》等,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人才协作水平;为正高级职称教师提供带薪学术休假福利,让专家学者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抽出身来,集中精力和时间去休整、学习、充电、研究、创新。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