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远志∣拓宽视野,启迪未来——海外学术交流与留学经历分享
为激发学生探索国际视野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动力,10月31日下午,基尔健康医学院特邀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政杰副教授与谢璐霜教授在温江校区明德楼314教室开展题为“中医海外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和“哈佛大学留学经历分享”主题讲座。2024级全体同学参加,本次讲座由教学科研中心杨智强老师主持。
李教授以其丰富的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分享了自己在斯坦福大学的留学之路。在斯坦福大学,李教授结识了诸多优秀的导师和同事,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科研成果。对于在莫桑比克的学术交流,李教授介绍到,这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教育领域也有其独特之处。李教授分享了在莫桑比克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包括当地的教育体系、风土人情以及与当地人交流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他鼓励同学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探索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谢璐霜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经历,带领同学们与她一同回顾哈佛大学的留学之旅。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这所世界顶尖学府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历程。在此期间,她遇到了治学严谨的导师、积极进取的同事、刻苦奋斗的同学,浸润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受益匪浅。谢教授还分享了她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工作经历。她介绍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专业的医疗团队。在讲述完自己的留学经历后,谢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多所顶级高校,以及在美国各地的所见所闻。谢教授强调,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是一种丰富人生阅历的方式。她指出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学校的海外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为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开拓了广泛的国际视野,对同学们的学术发展、职业发展提供了引导与帮助。讲座中,两位教授向同学们寄予了期待与祝福,鼓励他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多元文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实现全方位的成长与进步。
图/张晓磊、钟沐阳 文/杨文嘉 指导老师/杨智强
主讲人简介:
李政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院大学中医针灸学博士,哈佛医学院精神科联合培养博士,斯坦福医学院放射科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针灸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影像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分会中医组副组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世界针灸杂志》和《针灸和草药》等CSCD/北大核心杂志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围绕这一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Neuroimage、Cephalalgia等国际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多次赴美国、加拿大、爱尔兰、韩国、泰国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开展中医针灸学术交流。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针灸推拿、中药方剂、药膳等传统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慢性疼痛类疾病(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肩周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身心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等),其他如面瘫、肥胖、过敏性鼻炎、功能性胃肠病等针灸科常见疾病。
谢璐霜,教授,博士,针灸推拿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第十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中医形态学分会理事,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工作。从事针灸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机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近5年在Drug Discovery Today,Aging and Disease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主持四川省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