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尽黄沙始见金----从高校的“青椒”到“青娇”
进入高校工作后,怎么发展,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是困扰每位新进教师的疑问。9月13日,针灸推拿学院曾芳教授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多年来的感悟,推心置腹地就这些问题与新进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曾教授用“青椒”和“青骄”两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高校青年教师从刚入职的彷徨与焦虑,再到之后的成熟与从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状态,并通过自身事例与经验告诉大家怎样应对并克服刚入职的工作压力。曾教授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潜心治学,品尝了科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她的经历提醒了在座的新进教师要作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是一剂强心针,让大家充满了进取的动力。
曾教授将高校教师的职业期大致划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2年适应期、3-4年成长期和5-10年成熟期。她这认这期间大致需要十年时间,而前5年则是职业生涯中的黄金5年,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在适应期内,青年教师应迅速定位,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然后融入团体,发现身边的优质资源,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一切就绪以后,就坚持方向,沉潜治学。
通过今天的这场讲座,新进教师们懂得了“等、靠、要、喧嚣和浮躁”是做科研的大忌,只有始终保持对学术的激情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赤诚之心才能成长为一颗合格的“青骄”。
(图、文/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班第二组吕彥 编辑/丁丹、谢欣)
终审: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