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责任艰巨。成都中医药大学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与人才优势,指导扶贫干部开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医疗扶贫。
2019年底,学校“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第三批次专项支持扶贫工作,立项5项,校拨经费共计35万元,激发扶贫干部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科研项目助推扶贫攻坚,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后盾。已在当地参加扶贫工作两年,目前仍奋战在一线的黄立华、袁星、余井权、魏兴格、李小辉等几位扶贫干部立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当地改变落后思想观念和环境条件,促进全面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了“把论文写在扶贫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黄立华在田间察看中药材种植情况)
药学院黄立华博士、盐源县田湾乡党委副书记在深入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原作为支柱产业的烤烟种植受市场影响,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他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联系盐源县及其田湾乡的9个行政村,摸清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需求,结合盐源县中药资源基本情况,从当地已有的基础出发,将专业的中药材种植技术运用到当地产业发展中,开展中药材“续断”的种植研究,从种植技术、炮制技术和销售方面进行研究改造,培育可持续发展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袁星在田间与当地农户交流)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袁星老师是驻盐源县白乌镇长麻村的扶贫干部。工作中他发现,近年来花椒种植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但经营管理方式粗放,“靠天吃饭”情况明显,丰产技术应用不足,劳动力成本高,农户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此,袁老师的科研项目就是开展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点和烘干基地建设,提升花椒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花椒树经济寿命和单位产量,增加花椒产业附加值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以点带面,推动长麻村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由扶贫 “输血”变为“造血”帮扶。
(余井权在卫生院与医务人员交流)
学校党委组织部余井权老师外派挂职甘孜州得荣县奔都乡党委副书记。他把科研工作聚焦在甘孜州医疗卫生资源预测研究,通过了解甘孜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综合考虑城镇化、老龄化加速,生育政策调整的变化,测算甘孜州2025年怎样配置卫生资源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探讨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魏兴格正在布置村活动室文化墙)
甘孜州得荣县木格村驻村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兴格老师努力思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建构贫困地区扶智帮扶机制,关注党建、教育和文化等扶智方式在扶贫和巩固长效性上的实际作用,通过扶智激发和提升当地群众迈向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总结内因起决定作用的科学理论。魏老师认为,当地普通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在脱贫致富的思想和技术方面较为薄弱,扶智帮扶相比较物质帮扶更具有长远优势,该研究可为激发脱贫巩固内生动力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李小辉在村里统计农户医保信息)
驻村干部、原学校教务处李小辉老师结合自己在得荣县木格村的两年工作经历,发挥专业优势,从教育扶贫入手,借助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对贫困人口脱贫后防“返贫”的科学性预测研究。他认为,教育扶贫是阻断代际贫穷传递之根本,是最有效的精准扶贫。特别是“三州三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经济贫穷、地域特殊、观念落后,教育扶贫是文化和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如果脱贫质量不高,一些贫困人口即使现在脱贫了,将来也有可能返贫。因此,衡量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就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该研究给脱贫成效创新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思考,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设计更实效的政策和帮扶提供依据。
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几位扶贫干部在继续开展好防控工作同时,抓紧时间来到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紧锣密鼓落地落实项目阶段性任务。
(文、编辑/王其奇)